3月27日,第十三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获奖结果正式公布,我校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崔明旻同学荣获田野组奖项,博士生陈思奇和徐小亚同学进入学术组入围名单,延续了我校在该奖项评选中的优异表现,成功实现连续四届蝉联殊荣。
“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”是中国首个面向国内外各大院校学子的考古学专业奖学金,旨在纪念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,鼓励更多的考古专业学生不断进取。该奖由国内知名考古学家担任评审委员,是目前国内面向考古学专业在校生的权威奖项。
第十三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经过47名评委的严格评审,最终评选出获奖者10名,入围者17名,分为学术组、田野组、公众考古组三组。我校2023级博士生崔明旻同学申报的《河南荥阳楚湾遗址西南岗地仰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》获田野考古组奖项;2023级博士生陈思奇同学申报的《中国旧石器时代盘状石核的发现与实验研究》和2022级博士生徐小亚同学申报的《陶器指纹研究方法及山东定陶何楼遗址后岗一期文化陶器指纹研究》入围学术组名单。
本次获奖的三名同学,其研究成果均源自我校教师主导的考古研究项目,崔明旻在雷兴山、王涛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楚湾遗址发掘研究,系统揭示了仰韶文化墓地布局特征,为中原地区史前社会结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;徐小亚在袁广阔教授指导下进行的陶器指纹分析,开创了古代手工业研究的新方法;陈思奇在陈宥成青年教授指导下开展的盘状石核实验研究,创新性地复原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工艺。
△崔明旻同学
△陈思奇同学在打制石器
△徐小亚同学在观摩陶器
我校考古学科一贯重视研究生培养,始终坚持"扎根田野,瞄准前沿"的育人理念,坚持实践导向,所有获奖项目均源自田野考古现场,确保研究资料的原真性;坚持梯队传承,实施"教授领衔-青年学者协同-研究生参与"的三级培养模式;秉持学科交叉,融合田野考古、科技考古、实验考古等前沿方法,拓展考古学研究维度。
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我校在考古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优势,更体现了"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"的学术追求。我们将一如既往,继续深化考古学"新文科"建设,推动人才培养与遗产保护的国家战略深度融合,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首师贡献。